8月30日,《汉中日报》刊发汉中市自然资源局局长王曙光署名文章《勇担“两统一”使命 全力建设绿色生态城》,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来我市考察时提出“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以最坚决的行动把总书记的厚望嘱托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发挥好、履行好“两统一”使命职责,全力建设宜居宜游的绿色生态之城。
坚持规划引领,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以《汉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底线空间和总体发展框架,全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围绕“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探索构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精美城市形态,丰富城市建设内涵,促进“三生融合”“三态协同”发展,用好《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中心城区高品质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制度办法,编好“一江两岸”景观规划、“中枢纽”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等专项规划,构建林田、山水、公园、绿道、绿楔入城的蓝绿空间网络,推进景观风貌设计和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城市特色品位。
严格用途管制,厚植绿色底蕴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依法依规管好每一寸空间、每一份资源;实施自然资源利用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水平;科学统筹保护与发展,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全力服务保障民生项目、重点项目建设需求;积极推进片区开发,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统筹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内部交通路网,发展商业聚集区,严格执行城市蓝线、绿线等管理规定,加强城市绿色低碳和安全韧性建设;精细管控城市开发强度,突出留白留绿留天,强化天际线管控,严格限制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建设,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深化科技赋能和数据共享,推进市卫星应用中心建设,形成“天上看,地下查,网上管”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
加强生态修复,守护绿水青山
严格落实《汉中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生态系统,2035年前全面实施规划内4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国土综合整治、重要河湖湿地修复治理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科学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利用、保护,不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产资源规模化开发、集约化利用,2025年底全市18个大中型矿山将全面建成绿色矿山;常态化开展秦巴“两乱”问题排查整治,坚决守住秦巴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
来源:汉中日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自然资源局”网站
是否继续?